文明播报 关爱行动 微博论坛 讲文明树新风 文明创建 道德模范 图说文明 文明学堂 文明杂志
文明公告 主题活动 文明出行 我们的节日 志愿服务 未成年人 鹏城风采 工作简报 文化产业
首页>志愿服务a
王金云:把做公益当做自己毕生信仰
发表时间:2019-04-18 来源:深圳晚报  字体:[][][] [打印] [关闭]

  

 

  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曾经走过一段人生弯路的王金云,走出高墙后依靠个人力量创办了国内首个刑满释放人员帮扶中心“阳光下之家”。 在没有接受社会捐赠的情况下,16年来累计花费了个人积蓄500多万元帮扶他人;他是广东省作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之一,出版有《阳光下》等5部著作;他公司所有员工都是深圳义工,每天坚持“微公益”行动,这已经成为一种企业文化,而他本人志愿服务时间累计超过了15000小时。

  花费500多万元帮扶1000多名青少年回归社会

  王金云也走过一段人生的弯路,走出高墙后,找工作比较艰难,创业中遇到了许多挫折。因此,他深知一个刑满释放人员开始新生活的不易。“‘阳光下之家’是暖意融融的家,如果回家的路太长,先到这儿歇歇脚。”2003年9月,王金云在南山区创办“阳光下之家”,专注于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工作和安置帮扶重点青少年志愿服务等活动。2012年、2016年,他又分别在宝安区、龙华区设立“阳光下之家”安置帮扶基地,帮助众多刑满释放和社区矫正人员自力更生,回归社会。

  通过“一对一”服务,王金云和志同道合的义工伙伴至今已劝服60名犯案在逃人员主动向警方投案自首;帮扶了200多名出狱青少年找到工作,他们中无一人重新犯罪;劝导了700多人放弃了犯罪或重新犯罪的念头,900多人走出了服刑的阴影。王金云用行动诠释了使命与责任,他懂得感恩、顽强执着、积极向上、爱心奉献的精神也感动了一个个帮扶对象。

  回想“阳光下之家”成立之初的几年,王金云痛苦过、无助过,也想过放弃,但一个个出狱青少年的蜕变成为他坚持下去的动力。王金云始终认为,一个人无论过去犯过什么罪,自他走出高墙的那一刻开始,他就是一个正常人,应该给他们生活的阳光,让其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并通过自力更生,努力做一个对自己及家庭负责任的人。

  “阳光下之家”成立之初就在网上公开声明,不接受社会捐赠,该组织机构的运转费用主要依靠王金云稿费收入和其企业的部分利润支持,至今已花费了王金云个人500多万元积蓄,现在他每年还要为“阳光下之家”的发展投入50多万元。但对这些付出,王金云看得很淡,他说:“刚开始做义工的时候,并没有想把公益当做一份事业去做,坚持久了就成了一种习惯。”

  16载坚持 “阳光下之家”有了永久的“家”

  2016年5月,“阳光下之家”有了新发展,其服务门店“圳能量青年之家”正式落户龙华区福城街道桔塘社区。这既是辖区开展青少年预防违法犯罪、就业创业帮扶、心灵倾诉、义工活动和交友等服务的门店,也是“阳光下之家”服务项目向社区延伸的一次有力尝试,实现了零距离接触辖区重点青少年,有针对性开展相关工作的目标。该项目入选了龙华区政法委2017年十大社会治理创新项目。

  王金云说,奋斗的人生最美丽。如今,“阳光下之家”已走过16年的风和雨,王金云已将“阳光下之家”当做一生的事业,他在龙华区观澜大道购买了永久性办公室,并提供给“阳光下之家”使用,让其有一个永久的“家”。“‘阳光下之家’虽依靠我个人的力量坚持了16年,但每年从高墙里回归的人士是一个不小的群体,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不期望‘阳光下之家’能帮到很多人,只想让它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并通过自己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和不放弃,让更多刑满释放和社区矫正人员能看到生活亮光。”王金云说。

  王金云和他的团队正在筹建“阳光下公益村”,期望帮扶刑满释放和社区矫正人员就业创业的社会企业项目“阳光下养车”能推广开来,在全国每个县市开一家品牌形象店,经过5年至10年的努力让其成为国内首家上市的社会企业,并立志做社会企业中的“华为”。

  “我一直坚信‘自己心里阳光的人,才能给别人带去阳光’,做公益已成为我的一种信仰。”王金云对此很坚定。

  榜样档案

  王金云,男,1978年生,湖北黄冈人,“阳光下之家”创办者。1999年,他来到深圳,申请成为了一名深圳义工;2003年,他创办了青年社会组织“阳光下之家”,专注于义务安置帮扶重点青少年。16年来,他一边做公益,一边积极创业,至今已创立了9个帮扶青年就业创业的项目品牌,现有一千多名成功服务案例,累计花费了个人500多万元的积蓄。王金云曾入选新华社中国网事感动2015网络人物,被评为全国普法先进个人、全国十大法制新闻人物、广东省十大杰出青年、广东省十大新闻人物等。

  榜样寄语

  “各位青年朋友,很高兴通过深圳市成人礼认识大家。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每周读一本书,每月做一天义工,每年资助一名山区的贫困学生上学,至今我已坚持了许多年,‘做’永远比‘说’有力量。”

     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责任编辑: 吴猛
 
讲文明树新风 更多...
• 他是现实版“追风筝的人”
• “最美乘务员”拾金不昧
• 深圳的哥拾金不昧 千万物归原主
• 乘客突然晕倒 公交司机乘客展现“深圳的温度”
• 市民雨中晕倒城管及时援手
• 深圳各界成功为当街产子的妈妈寻到亲人
• 环卫工人拾金不昧 异地失主写信感谢
• 深圳90后青年捡到12万美金归还失主:这只是小事而已
图说文明 更多...
1.jpg
大学生重走长征路
1.jpg
“井冈山精神”油画展献...
0.jpg
老战士重游东纵北撤旧地
0.jpg
“美丽深圳”摄影作品巡展
志愿服务 更多...
• 王金云:把做公益当做自己毕生信仰
• 深圳志愿文化大讲堂启动
• 深圳食药志愿者参与多项社会监督
• 2万余人次筹集逾170万元善款
• 400志愿者服务春晚深圳分会场
• 深圳建志愿服务健康U站 诠释升级版志愿者之城新内涵
• 龙岗3400志愿者教你垃圾分类
• 炎炎夏日送凉茶 盐田区文明办组织慰问文明微行动"微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