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主题活动

牢记殷殷嘱托 书写龙华党建奋进答卷

发布时间:2020-10-14 来源:深圳特区报

 

龙华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智慧平台的应用,实现“一屏”尽知社区事, 社区治理全升级。

龙华区通过在青工工作生活区域建设奋斗者广场、奋斗人物事迹墙,在群众身边的社区公园植入奋斗元素等形式,使致敬奋斗、崇尚奋斗的浓郁氛围在龙华区加速形成。

  2018年10月24日,正在广东深圳视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龙华区北站社区,走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同社区工作者和社区居民深入交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好,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服务和带领好居民群众,共同把社区建设好、管理好、治理好。要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切实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办好。要坚持依靠居民、依法有序组织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

  牢记殷殷嘱托,书写党建奋进答卷!

  近两年来,龙华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党建领域不断探索:“党建+科技+治理”探索,实现“一屏尽知社区事、一键尽解烦心事”,为群众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党建带群建共建人文社区”的探索,力求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将党的温暖带到各个角落,让爱充满城市。

  “党建+科技+治理”:科技赋能专解群众烦心事

  核心提示

  龙华区位于深圳中轴,是深圳的产业大区,人口大区,辖区175.6平方公里,实际管理人口超过300万,其中外来人口占比超过90%,人口比例严重倒挂,社区管理难度大。如何以党建引领,实现基层治理的突破,龙华区一直在思考、探索。

  龙华区把党建的传统优势与新的信息技术有机融合起来,积极打造“党建+科技+治理”龙华模式,着力用智慧解决老百姓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用科技提升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年初,“党建+科技+治理”龙华模式被广东省列为2020年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典型推广案例。

  一屏尽知社区事 社区治理全升级

  近日,龙华区新澜社区处置员小向收到信息:阳光花园入口处有垃圾溢出,小向赶往现场,协调环卫工人清除垃圾,并通过小程序办结案件。

  这一信息采集来自于小区门口的视频摄像头,利用AI智能识别技术,实现“智能采集-人工处置-智能核查”的自动化业务闭环。社区现代化、精细化的治理,依托的正是龙华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智慧应用平台。

  “社区是基层社会首端,龙华每个社区平均管理服务人口超6万,社区党委普遍面临资源不足、服务不精准等问题挑战,以党建引领,突出科技支撑,实现基层治理的突破,是龙华区思考和探索的方向。”龙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2019年,龙华区提出“党建+科技+治理”的创新模式,在北站社区成功试点后,在全区全面推广运行。

  目前,龙华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智慧应用平台,成功对接整合26个系统、上万个智能感知设备,建立社区全覆盖物联感知体系,全域基础数据在社区智慧指挥中心的电子大屏幕上,全部直观呈现,真正实现“一屏尽知社区事”。

  平台还构建了社区党委领导的一体化指挥体系,通过动态监控快速反应,也更能实现社区党委统筹协调的各类资源与群众需求的精准对接。如“老有颐养”版块显示,北站社区有77名独居老人。为此,社区为高龄独居老人免费配置“惠老物联感知设备”,通过智能传输设备及时进行安全预警。“病有良医”版块分析出流行病高发情况,社区党委联同社康中心开展定制化健康讲座、邀请专家坐诊。

  为了适应“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智慧应用平台的高效工作模式,龙华区重塑了治理流程:优化社区架构,实行综合协调办、网格组、处置组、党群服务中心“一办两组一中心”的扁平架构,使职能更加优化、权责更加协同;将职能部门垂直管理的网格员、安全员、消防员、治安员、市容巡查员等5支队伍整合下沉到社区,统一由社区党委调度指挥,并将工作人员纳入系统管理,实现事件分拨到人;明确16类300多项事件处置责任单位,进一步厘清区、街道和社区的职责边界;建立基层治理信息系统监督评价体系,做到每个单位的事件处置情况在系统里全程留痕,实现科学客观的监督评价。

  流程的再造,系统智能分拨,让民生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平台上线以来平均每天办理900余件,处置率达95%以上。

  一路防范风险 让群众安全感更可持续

  在社区智慧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在大屏上通过“一键轮巡”系统,学校、医院、交通枢纽等重点区域的实时画面一目了然。尤其在高峰时段、特殊时期,通过视频实时呼叫联系最近的社区网格员、处置员,确保了异常情况能及时发现、分拨、处理。

  从去年开始,社区网格员发现工作越来越高效了。比如,哪里有超门线经营,哪里有车辆占用人行道,哪里有垃圾乱堆放,“AI网格员”对违规现象进行实时抓拍并提醒处理。比如,区里打造“三小”场所消防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创新使用了扫二维码生成登记表,360度摄像识别隐患信息、电子签名等多种智能录入技术,实现信息即时录入、事件自动分拨。巡查效率成倍提升的同时,安全守护网也就织得更密。

  城中村居民对“安全感”也是深有体会。房屋安装了智慧空气开关,哪家出租屋存在漏电、过温、过流、过载等情况,隐患会第一时间传到社区智慧指挥中心实时更新大屏幕上,线下着手排查和处理。楼栋门口安装了人脸识别视频门禁系统,智能对出入出租屋人员进行个人信息认证识别,实现安全管理。

  如何为人民提供美好居住环境,龙华区选择通过安全管理场景应用,时刻感知群众安危,筑牢风险防范底线,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加安心。

  一键接办诉求 精准解决居民烦心事

  “我们是双职工家庭,孩子下午放学没人带。”不久前,北站社区的居民通过“i社区 码上办”智慧服务平台一键@社区书记,说出了自己的烦心事,当天她就收到了加入四点半课堂的邀请。而在章阁社区,义工刘阿姨通过手机在社区的“积分银行”扫一扫,成功领取了一瓶洗手液,这是她利用最近参加的共建共治活动积分兑换的物品,在平时还能兑换生活服务和实物奖励。

  群众的需求千差万别,如何做到精准化、精细化服务?龙华区再次向“科技”要成效。8月12日,龙华区“i社区 码上办”智慧服务平台正式启动,居民群众通过一键点击,即可享受到24小时在线服务。

  平台上创建了“码上学、码上办、码上享、码上知”4个功能模块。“码上学”,设置新思想全面学、党员先锋对照学,是党员群众的知识宝典。“码上办”,即居民诉求一键“找书记”,居民可@社区党委班子成员、驻社区党代表、街道驻点团队值班领导,点对点反馈各类诉求,或通过扫一扫出租屋、三小场所的二维码上报隐患,实现服务需求、群众诉求一键接办,党员干部和群众的联系零距离。“民生七有”设置了7大类专题服务,服务一键“找资源”;社区政务服务事项一键“办业务”。“码上享”,即实现活动参与感受分享、阵地资源预约畅享、志愿积分兑换共享、暖心便民服务立享、社区爱心福利乐享。“码上知”,能第一时间获知社区公告、紧急事务等信息。“i社区 码上办”智慧服务平台已接入龙华区社会公共服务平台“i龙华”中,并在全区推广应用。

  学习找它、办事用它、了解社区事儿离不开它,“i社区 码上办”开始成为龙华居民的“标配”。

  “党建带群建共建人文社区”:跟党一起奋斗 让爱充满城市

  核心提示

  如果说“党建+科技+治理”的探索,是以“科技”助力,从“硬件”方面提升党组织服务群众能力的话,那么,“党建带群建共建人文社区”的探索,则从“软件”方面着手。

  龙华区把“以人民为中心”贯穿到城市发展和基层治理全过程,以深化党建带群建、共建人文社区为抓手,鼓励和支持群团组织积极参与,建立健全党群连心、组织共建、阵地共享、活动联办的可持续运作机制,努力打造“奋斗、良序、智慧、安心、仁爱”社区,让爱充满城市。近日,龙华区福城街道章阁社区被确定为“深圳市党群共建人文社区示范点”。

  打造“奋斗型”社区

  持续激发干事创业活力,让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

  曾海燕是龙华区章阁社区的居民,也是富士康的一名产业工人。近期在她周围发生的一些变化让她兴奋:社区建起奋斗者广场,建起了奋斗者的雕塑,走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奋斗者长廊以图文生动讲述着身边人的奋斗故事,党群服务中心还新增了好多门技术课程……

  “在这样的氛围里,感觉有一种激情在鼓舞着我。”上个月曾海燕报了“微视频制作”公益培训。在龙华区,在党组织的倡导下,越来越多的“曾海燕”开启了奋斗人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也是一种幸福’。深圳经济特区四十年发展,更离不开奋斗。今年,龙华区全面探索党群共建人文社区的思路,我们首先要打造‘奋斗’型社区,为此将从思想引领、担当带动、事业助推等入手,激发社区居民的向上动力、奋斗活力。”龙华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建设奋斗型社区,龙华区委做了一系列的探索。坚持思想上引领,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为重点,引领全区党员干部凝聚共识、振奋精神;开展北站社区与东湖新城社区结对共建,共同牢记嘱托、携手奋进。坚持担当中带动,创新实施平战结合、战训结合、战备结合“三战融合”干部培训培养模式,推动干部到群众中去,当好奋斗引领者。坚持事业上助推,推出完备的服务体系助力人才创新创业。同时,为激励广大产业工人争当奋斗者,龙华区开办了工匠学堂,创新线上线下同步学习模式,为青工免费提供技能类、创业类等培训课程18门,目前已惠及青年近10万人。此外,龙华区还在青工工作生活区域建设奋斗者广场、奋斗人物事迹墙等,在群众身边社区公园植入奋斗元素等,致敬奋斗、崇尚奋斗的浓郁文化氛围在龙华加速形成。

  打造“良序型”社区

  激发多元共治的内生动力,让人人都能有序参与社区治理

  龙华区外来人口占总人口的九成以上,如何增强外来人口的参与感和归属感,是城市治理的重要命题。龙华区探索以共建为根本动力,以共治为重要方式,以共享为最终目的,坚持法治、德治、自治等相融合,最大限度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打造“良序型”社区。

  在深圳北站有个特别的“联席会”——由北站社区党委牵头统筹广铁集团深圳北站等25家驻区单位党组织共同组成,在“联席会”的高效协商下,交通、卫生等“交叉性”难题迎刃而解。

  龙华街道流动人口密集,街道打造了“租客聊吧”,并以此构建了多方参与的协商议事机制,解决高空抛物、环境卫生保护等社区日常问题。

  福城街道产业工人超30万,福城街道开展产业工人自治会创建工作,实现产业工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因地制宜敢于创新,多种融合党群共治模式在龙华区已经生根发芽。今年,龙华区对各社区的党群共建模式进行了提升,部署、力求进一步激发社区多元共治的内生动力。

  在“良序型”社区打造中,龙华区坚持党建引领促共治。深化“一核多元”治理模式,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社区治理共同体。集聚力量促自治,用好社区议事厅、街坊评议团、居民“共享会”等平台,推动成立社区自治组织,建立城中村矛盾纠纷调解、环境提升、志愿服务等队伍,推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由“他组织”向“自组织”转变……

  值得一提的是,龙华区建成全国首家民法主题公园,推动以文化熏陶、感性共鸣、理性思考、自觉接受等新方式开展居民普法教育;9月29日全市首个基层治理学院也在龙华正式成立,该学院将加强基层治理技术、能力、人才储备,全面提升党建引领共治水平。在党建引领下,非户籍人口这个社区治理的巨大变量正成为龙华巨大正能量。

  打造“智慧型”社区

  追求更聪明、更温暖的城市,让人人都能享受宜居生活

  追求更聪明、更温暖的城市,让人人都能享受宜居生活

  “党建+科技+治理”的模式让社区党委在社区治理上拥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今年,龙华区又以深圳打造5G智慧之城以及建设“数字龙华”为契机,进一步探索5G智慧党建,着力推动党务与实务双融双促,使越来越多的居民享受到了更“智慧”的服务、更加舒心的生活。

  建设党员志愿者线上调度平台,实现群众点单-组织派单-党员接单的云端互联、高效对接。目前,龙华区可调度党员志愿者超过1.65万名,基本实现党员调度全覆盖,实现每天调度党员志愿服务6场以上。

  创新推出“人才AI爱人才”大数据平台,开发“龙小智”人才掌中宝小程序,龙华人才的理论学习、求职寻聘、研修培训、业务办理、场地预约等等,动动手指一“码”搞定。

  率先利用5G+VR(AR)技术,建设干部治理能力5G实训室和VR云展厅,开发“红色教育”系列情景课程,制作突发事件处置5G+VR场景体验课程,让党员可以“设身处地”地进行学习,进行应急处置。

  在章阁社区的“安心驿站”,利用5G+VR个性化定制的“安心陪伴”虚拟场景,使隔离人员足不出户即可亲近自然、放松心情,提升心理免疫力。

  推动学习方式智慧化。录制有声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让党员群众随时在线收听。借助音频分享平台拓展设置“线上”智慧书架,手机“扫码”即可收听官方平台权威内容。

  龙华区更多智慧党建的探索还在进行中,“智慧型”社区建设将会让龙华区服务手段越来越丰富、服务群众越来越精准化。

  打造“安心型”社区

  推动营造安身安心安业良好环境,让人人都能拥有归属感

  “我心安处即是家”,龙华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立足常态化疫情防控实际,加强环境改造、心理疏导,让社区居民更有安全感幸福感。

  营造安心环境。针对常态化疫情特点,龙华区发挥社区党组织粘合剂、润滑剂作用,大力开展安心行动。聚焦隔离重点关注对象,打造“安心陪伴”隔离关爱模式,收获社会各界感谢信和锦旗1000余封(面)。

  结合章阁社区富士康青工密集的特点,打造集心理咨询、压力释放等功能为一体的24小时“安心驿站”青工关爱模式,目前“安心驿站”被确定为市委党校心理能力提升中心实训基地。龙华区还聚焦青年学生群体,开设安心热线、安心课堂、安心助教等线上服务平台,打造“安心校园”师生关爱模式。

  为了将家园打造得更“安心”,龙华区还在社区品质上下功夫。柔性引进社区规划师等专业力量,由党组织搭台引领公众“参与式设计”,共同推进社区“微治理”“微更新”。今年以来开展民生微实事项目707个,解决了一大批群众身边的急、盼、愁问题。同时,持续深化社区工作者管理制度系统性改革,社区服务能力和水平明显改善。

  打造“仁爱型”社区

  持续建设温暖贴心家园,让人人都能感受党的温暖

  在民乐村24小时“不打烊”党群服务V站,监控镜头记录下一幕幕温馨画面:10月8日5时,一名环卫工人 “刷脸”走进V站,从暖心柜取出泡面,在一份爱心早餐中开始了一天工作;17时,十几个学生在志愿者的带领下认真学习;23时35分,青年合上了笔记本电脑,关上了党群服务中心的门……

  这只是龙华区24小时不打烊党群服务V站最平常的一天。“因为更近,所以更亲”,在打造“仁爱”社区中,龙华区借助党群服务中心的触角,延伸党的服务;通过多种活动和贴心的服务,让群众感受党组织的温度,营造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良好氛围,让社区成为人人共享的“大家”。

  龙华区推动党群服务向群众密集、公共服务薄弱的领域延伸。建设179个“1+N+V”党群服务阵地体系,形成“十分钟便民服务圈”,其中,龙华区全市率先建成16个24小时不打烊党群服务V站,V站设置“暖心柜”和关心下一代小书库,扫码刷脸即可领取免费食物、保暖衣物和借阅图书等,V站已成为社区温暖的“长明灯”。

  “仁爱型”社区倡导人情味生活。龙华区通过打造社区“大舞台”“大盘菜”大力倡导“家”文化,搭建邻里沟通互动平台,构筑良性社会生态。“仁爱型”社区大力营造人文气息。龙华区依托群团组织等资源,开展“青春家园”“妇女儿童之家”“智荟爱”家庭教育课堂等特色服务项目。“仁爱型”社区将党建引领与生态人文、乡愁文化、民生幸福相结合,深度挖掘本土文化特色,涵养属于龙华人的“安心文化、奋斗文化、乡愁文化”……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党建带群建、共建人文社区实践探索,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为群众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切实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情办好,让群众更有幸福感,让城市更温暖。”该负责人表示。

  ■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敏


编辑:王营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