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名称
所在位置:首页 > 文明风尚 > 文明旅游
红树林公园获评“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
发表时间:2021-01-08 来源:深圳特区报 字体:[][][] [打印] [关闭]

  黑脸琵鹭在湿地嬉戏。

  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集“科普教育、海滨文化、自然景观、休闲游览”多种功能于一体。

  生态环境科普的国家版图上,有了深圳元素!日前,生态环境部会同科学技术部公布了第七批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名单。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达到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水平,正式进入名录,这是广东省第四个,同时更是深圳市第一个国家级生态环境科普基地。

  “网红”公园摘得“国字号”科普基地称号

  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展示生态环境保护科技成果与生态文明实践的重要场所,是向公众普及生态环境科技知识、宣传生态文明建设成就、提高全民生态与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阵地,在开展社会性、群众性、经常性的科普活动中具有示范性,是国家特色科普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了解,其评选指标整体可以归纳为“六大维度”:成果展示、实践场所、科普宣教、公众素质、社会公益、示范意义。达到相应要求,意味着场域拥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承担更多功能,更好地为公众服务。

  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以下简称生态公园)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广深高速公路以南,东临新洲河,南面深圳湾,西部与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紧密相连,北挨沙嘴村,与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一水相隔,占地面积约38公顷,是深圳湾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集“科普教育、海滨文化、自然景观、休闲游览”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公园。

  2019年11月,生态公园迎来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现场评议专家组的考察。在综合评议阶段,专家们对公园的工作表示了认可,同时对公园的户外科普展示、教育课程设计、非人解说导览、专业科普宣传、基地交流和学习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作为我国内地第一个由政府投资建设、社会公益组织运营管理的城市生态公园,生态公园此前已成为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深圳市环境教育基地、福田区水情教育基地。最终,通过一年的考核期,第七批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名单于今年1月公示,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等28家单位成功入选生态环境部和科学技术部两部委命名的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正式进入名录。加上往年六批申报认定的75家基地,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正式“破百”,总数达到103个。

  持续创新打造自然教育先行示范

  近年来,强调在自然中学习、在体验中实践的自然教育在全国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基于公园之城、志愿者之城、创新之城的深厚积累,深圳市2018年便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创建“自然教育之城”的目标。

  地处深圳中心的福田区拥有着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2016年便被环保部授予“国家生态区”称号,成为全国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中心城区。深圳市首批13个自然教育中心,其中6个位于福田区。连年来,别来已久的珍稀物种在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的相继出现,更是福田生态环境优良的最佳展现。

  2020年,水獭、豹猫、小灵猫在福田红树林活动的视频画面接连被曝,引起市民网友的热议。三种兽类同时出现在同一片栖息地,这样的聚首,不仅是福田区城市生态保护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辖区水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成效最直接的佐证。与此同时,福田红树林还记录到不少罕见鸟类的身影,如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珍稀水禽黄嘴白鹭,以及难得一见的罗纹鸭等。

  目前,公园内铺设了电缆、光纤,安装了多台云台摄像机、热成像摄像机以及红外相机,进一步提升了野生动物监测的质量和水平,实现了园区内生物全天候实时在线监测。通过这些“黑科技”,能有效捕捉到动物身影,不仅便于市民通过科技手段“近距离”目击“明星物种”,也有利于对鸟类和其他兽类进行调查研究。

  近可观候鸟夕阳下飞舞,远可看城市中高楼林立,绿树成荫,水清花艳,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既是市民游客休闲旅游的好地方,也是福田区努力打造自然教育先行示范的点睛之笔。

  “科普基地是能够面向全社会开放的公共资源平台。我们打造一批不同特色和教育功能的生态环境科普基地,目的就在于,为公众展示生态环境保护科技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成果,让公众多渠道了解环境知识。”福田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通过“以评代建”,增强团队人员的科普意识,向优秀的国家科普基地学习(西双版纳、杭州西溪湿地等),通过参评获评,向公众提供高水平的科普展览展示,提升组织公众参与科普活动的能力,利用公园鲜明的特色、生物多样性的独特优势开展科普教育,展示生态公园在湿地修复和保护、生态监测、科普教育等多方面的成果。

  据悉,未来,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作为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还将不断创新,在内容上努力增强感染力,在方式上广泛吸取现代网络技术和智能化手段,在功能上,助力科技创新加速成果转化,力争在对全市乃至全国的自然教育体系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树立典范模式。

责任编辑:陈昕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