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明风尚 > 文明创建

描绘先行示范的法治建设图景

发布时间:2021-01-04 来源:深圳特区报

  蒋溪林

  深圳市行政服务大厅法律援助专业分厅工作人员正在向市民提供法律援助。

  深圳民法公园一角。

  一位市民准备使用位于福田区天平大厦的法律援助智能机器人。

  在深圳全新打造的全国首个民法公园内,民法墙上有力镌刻着民法典的内容、著名法学家的雕像栩栩如生、“华仔”的一生与民法的故事生动有趣……以人民为中心,在国际视野下,尽显深圳这座城市的法治底蕴和对法治精神的推崇。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多次提到“法治”,总结出法治是深圳创新发展的宝贵经验之一,强调要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证司法、全民守法,使法治成为经济特区发展的重要保障。

  近日,深圳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蒋溪林在民法公园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为深圳未来法治之路指明了方向,市司法局将自觉把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前行的“领航灯塔”。法治城市示范,是深圳的总目标,市司法局将着力“系统集成”,绘制法治建设示范“施工图”,用足用好经济特区立法权,善用变通规定,保障改革创新在法治轨道上推进,让法治成为“双区”建设的重要引擎,努力把深圳打造成为最安全稳定、最公平正义、法治环境最好的标杆城市。

  打造一流法治政府

  让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成为社会习惯

  记者: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年来,法治建设始终与改革开放同频共振,接下来,市司法局将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精神?

  蒋溪林:习近平总书记对法治在深圳创新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保障作用高度肯定,在部署新时代深圳的工作时,习近平总书记讲到要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要通过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城市治理中的难症、顽症,我有幸在现场聆听,倍感振奋,体会很深。深圳这40年,如果用8个字概括,我认为是“吃创新饭,走法治路”,法治持续提升了深圳的营商环境,保障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也促进了改革开放。

  如何让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地,接下来,市司法局将从四个方面推进。一是用足用好特区立法权,特别是“变通规定”,这是含金量最高的四个字,是中央赋予深圳的“法治重器”。总书记要求我们通过法治引领改革,让改革与法治成为“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不能以破坏法治的方式推进改革。现在,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我们将负责把综合改革的法治路径打通,所以,市委依法治市办、市司法局同市改革办建立热线联系,互通信息,搭起重大改革举措与法律的桥梁。比如,有一些需要向中央、全国人大、司法部提出修订法律法规的诉求,有一些涉及到国务院行政法规调整,有一些需要创新立法来探索等。

  二是打造一流的法治政府。政府要带头讲法律、守规矩、讲程序,用法律来区分政府和市场的合理边界。深圳的行政执法案件量非常大,远远超过法院的诉讼量。执法时,要公正、文明,在疫情期间要采取柔性执法,让企业、市民在每一宗行政执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三是公正司法,市司法局是刑事司法的重要执行单位,监狱、社区矫正都属于刑事司法的范畴,要提高公信力,让服刑人员、在矫正人员感受到公平正义。

  四是打造模范法治社会。首先要广泛传播法治理念,让社会信法、守法、学法、用法,让市民养成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习惯。其次是建立全球法律服务枢纽城市,保障法律服务应有尽有,且高品质高效率,为企业、市民提供普惠均等的公共法律服务,让企业、老百姓所需要的法律服务都能在深圳找到。

  用足用好特区立法权

  法治引领,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创新

  记者:前不久,中央印发了《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其中有哪些是市司法局的重要工作,将如何落实推进?

  蒋溪林:此次综合改革试点中的内容很多,市司法局负责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和用足用好经济特区立法权。我们一方面要做好自己的事,另一方面要为其他改革事项提供立法配套保障。

  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和全面依法治国框架下,改革和法治要协调发展,把改革纳入法治轨道。综合改革试点首批授权的40个事项中,有38项需要突破现有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涉及近百项具体法律法规和政策条款的调整,所以我们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和使命,就是要为改革提供法治配套保障,为改革修一条法治的桥,让改革依法合规。

  比如,在新兴领域立法方面,人工智能、无人驾驶、大数据、生物医药等领域都是深圳先行先试探索的方向。数据条例、新一代人工智能促进条例、数字经济产业促进条例、细胞和基因产业促进条例、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中医药条例、民用微轻型无人机管理暂行办法等都将纳入政府立法计划。

  在综合改革试点中,市司法局自身也有一项任务是行政复议体制改革,行政复议改革的主体思路是要将行政复议集中管辖,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案效率,按照正规化、职业化、专业化思路构筑新的行政复议体系,实现行政复议案件统一受理,统一审理,统一决定。

  企业走到哪法律服务跟到哪

  让法治成为深圳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表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目前,深圳商事主体总量全国第一,同时,随着深圳本土企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去”,境外投资经营面临诸多风险,市司法局将如何为企业护航?

  蒋溪林:深圳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量位居全国前列,他们在境外、海外权益的保护依赖法律保护,但是到了陌生的地方,找法都不容易,所以,深圳的企业走到哪,我们的法律服务就跟到哪。为了更好地保护企业在境外、海外的权益,近几年,深圳市司法局做了这几件工作。

  一是搭建海外、境外法律规则查明平台,为企业提供法律查明服务;二是打造了功能强大的全国第一张“一带一路”法治地图,方便企业走到哪都能了解当地的法律、政策、合规,甚至宗教习俗,让企业少跌跟头;三是成立了“一带一路”法律服务联合会暨华语律师联盟,遇到矛盾纠纷时,企业能找到懂乡音的华语律师;四是大力培植本土涉外法律服务机构,让他们“陪着”企业一起走出去、共同成长,同步引进国外高端的律师事务所来深圳设立办事处,把高端的、国际化的法律服务带进来,也促进本土机构快速成长、国际化,让企业在家门口找到他们需要的涉外法律服务。

  另外,我们十分注重加快在大湾区布局国际争议解决机构,构建高效、便捷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把涉外商事争议拉回深圳来裁决,努力把深圳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争议解决高地。

  市司法局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让法治成为深圳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这一要求,为企业提供巴心巴肝的服务,发挥制度、规则、程序的优势,努力营造稳定公平、可预期的国际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今年,市司法局全面推进“合规建设年”,“合规”是一个在国际社会广泛使用的概念,其一个重要功能是控制风险,特别是与境外、海外的企业交往时,守“合规”能更有效的保护权益。不仅是企业合规,还有政府合规、行业合规、涉外合规,围绕这个四个方面先行先试,我们推动组建了华商、鹏城、深大、中科法律合规研究院等四家合规智库,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研究,把研究成果分享给企业,通过培训,让企业知道合规的内容,提升企业合规竞争力。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我们鼓励设立专门的合规部,如果合规做得好,企业的风险就能管控的更好,企业就能更可持续的发展,行稳致远。

  发展成就

  全国首个民法公园与民法典正式日期实施同步开园

  以“法治方案”护航“深圳奇迹”

  1月1日,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民法典正式实施。在这一天,新建成的深圳民法公园也正式开园,深圳市司法局和龙华区用近3年时间,把民法典“搬”进公园,建成了全国首个全方位展示民法文化的特色主题公园,市民走进公园在轻松惬意中边逛边学民法知识。近期,该公园已入选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无论是市场交易还是市民社会,深圳都是最具民法精神的城市。”在深圳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蒋溪林看来,建设民法公园传播弘扬民法典精神,希望把公园打造成为法制传播的标杆阵地,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

  近年来,深圳市司法局立足自身定位——市委的“法治参谋”、人大的“立法助理”、政府的“法律顾问”、市民公共法律服务的“快递小哥”,不断按下“法治键”,以“法治解决方案”护航“深圳奇迹”,推动法治成为这座城市的显著特色。

  ——“立法推动改革发展”方案。充分发挥“经济特区立法权”优势,坚持以立法推改革、促发展、惠民生。近年来,在很多领域开展先行先试及创新变通,为国家立法提供了一批宝贵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如知识产权保护条例、营商环境条例、城市更新条例、商事登记制度若干规定等重大立法项目,为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法治政府示范领跑”方案。通过打造《深圳市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2.0版,推进市政府常务会议“局长讲法”活动,促进政府依法决策思维养成;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的参谋、助手作用,为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项目建设、总部项目产业发展监管协议核查等市委市政府重大项目、重大决策提供法律支持。深圳在全国百城法治政府评估中连续多年名列前茅,连续两届获得中国法治政府奖,2020年深圳获评中央依法治国办首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法律服务提档升级”方案。组建依法战疫法律服务团,实施“战疫有法”系列举措,让战疫更有序。紧扣“双区”发展战略,提出了打造法律服务枢纽城市的设想,目前,深圳的律师事务所超过900家、律师人数16000余人,已设立深港联营律师事务所6家,引进了16家境外律所在深圳设立代表处;率先开展合作制公证机构体制改革,率先建成全国第一个港澳台和外国法律查明平台,率先推出全国首张“法治地图”和首个民营企业“法治体检”自测系统,成立创客法律服务中心,率先提出合规概念、推进合规示范区建设,设立前海商事调解中心、蓝海商事调解中心等等,为企业提供高效快捷的法律服务。中国社科院等单位2019年底发布的《中国营商环境与民营企业家评价调查报告》显示,深圳法治环境指数得分位居全国第一。

  ——“模范法治社会建设”方案。以弘扬法治文化、规则意识为重点,不断创新普法模式,率先建成全国首家民法主题公园、率先探索合规文化建设;通过“谁执法谁普法”履职评议机制以及将普法纳入法治深圳考核,实施公民素质提升资助计划,奏响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普法大合唱;民主法治社区创建、“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极大夯实了基层依法治理基础;培育了宝安西乡“说事评理”等一系列调解品牌,推动建立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83个,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未来愿景

  “六个维度”系统集成法治城市示范

  在近期通过的深圳“十四五”规划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示范城市作为专章列入,深圳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蒋溪林表示,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示范城市写进深圳“十四五”规划,是全城法律人欢呼雀跃、十分期盼的事,这一做法在全国是首创,真正起到先行示范的作用,体现出满满的法治正能量。深圳市司法局将乘势而上,从“六个维度”切入,聚力构筑法治城市示范的系统集成,助力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先行示范城市。

  绘制示范“施工图”。发挥好依法治市统筹职能,当好市委“法治参谋”,做好依法治市规划布局,推动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先行示范城市的相关意见尽快落地,绘制法治城市示范“施工图”。

  筑牢改革“法轨道”。聚焦综合改革试点授权任务清单,全力做好立改废释工作,大胆开展创新性、试验性立法探索,加快大数据、智能网联汽车、无人机等新兴领域的立法工作,为深圳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以立法创新推动机制创新,在改革开放更宽的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形成新的突破。

  优化营商“法环境”。发挥“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示范引领作用,打造法治政府建设2.0版,继续领跑;推进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和行政复议体制改革,让依法行政更加科学有序;规范涉企执法,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依法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从政府合规、企业合规等方面突破,全力推进“合规示范区”建设。

  形成法治“新共识”。紧盯“关键少数”,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推进重点社会领域立法,为“善治”提供良法,解决城市治理顽症难题;推进司法所和争议非诉解决机制建设,推进基层依法治理;创建全国示范监狱、提升改造戒治质量,高水平落实社区矫正法。

  提纯服务“新成色”。坚持服务为民,不断提升公共法律服务的优质度和均衡性,让市民在接受每一次公共法律服务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法治获得感成色更足;统筹全市资源,构建覆盖全市、普惠均等、便捷优质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力推进创客法律服务计划等“六服计划”,推动公共法律服务进园区,推进“十四五”期间法治基础设施优化升级,努力让各类主体享受高质量的法律服务。

  锻造“双区”“法引擎”。抢抓“双区”建设机遇做强涉外法律服务,对标国际一流水平,提升律师、公证、鉴定等法律服务业的发展能级和竞争力;通过引进国际一流机构、打造本土领军机构、培育涉外领军人才、筹备设立国际律所服务中心等形式,积极打造法律枢纽城市;充分发挥“非诉”主场优势,推动设立各类调解中心,努力把深圳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争议解决高地;推进跨境法律合作、规则开放、规则衔接和要素衔接,为“双区”建设注入强大法治引擎。

  ■ 深圳特区报记者 林清容/文 杨浩瀚/图


编辑:sz_tianx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