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名称
所在位置:首页 > 文化鹏城 > 国学经典
周志强:应该鼓励孩子“情商化”阅读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晶报 字体:[][][] [打印] [关闭]

  周志强做客市民文化大讲堂。

  “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阅读经典是理解、触摸和融入时代的重要途径,是对世界全貌的记录和描摹。古往今来,经典给人们无数精神滋养的同时,却也因其书目浩繁、意义深奥,为人们留下了一道道阅读的难题。如何正确地打开经典,通过文字与纸墨认识世界的真实?如何在阅读经典的同时,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17日下午,南开大学教授、《中国图书评论》执行主编周志强做客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解读经典作品中蕴藏的“弦外之音”,探索书香世界里的品读之路。

  通过品读领悟文字内在的意境

  文学的道路不同于人生的道路。周志强认为,人们只能生活在自己的“生活”中,却无法生活在“历史”之中,而文学经典的妙处便是它能够超越庸常的生活、普通的语言与经验的限制,打开人们感觉世界的大门,激活不一样的生活体验。苏东坡在醉酒时豁然有悟,书一首《夜饮东坡醒复醉》,绘江面际天、风露浩然之景,抒“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之思。他将醉酒之意化为脱离现实社会的浪漫主义遐想与超然物外的理趣,令人们在阅读之时也能身临其境,体会心与景会、神与物游的境界。“同是醉酒,或许我们只能喝出酒精的酸涩、里短的庸常,而苏东坡却能带领我们品出‘一叶点舟’‘江海一生’的追求和畅想,是谓超越生活本身。”

  文学叙事常常蕴含深意,需要深入领悟其细节才能品出其精华。周志强以《红楼梦》中薛宝钗与林黛玉探病一回举例。宝钗在探病之时,用娇羞怯怯的神情与一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寥寥几语便令宝玉深感其中区分于亲情以外的亲切稠密和暗含的深意,轻而易举便使两人之间的感情萌生一层暧昧之意。黛玉则只带着真心却没有任何矫饰,顶着“哭得跟桃似的眼睛”而来,又怕眼睛被人耻笑,没说几句便“三步并作两步”匆匆逃走。同是“探病”的行为叙事,无需多余的引申解释,薛宝钗的精明老练与林黛玉的真性真情便已经跃然纸上,这正是文学叙事简练的语言背后需要深入领悟的趣味与机巧。

  领悟文学更要结合文学背后的历史与时代背景。周志强认为,文学乃是作者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契合的产物。文学之力量未必仅仅在于作品之中,而是深深扎根在它发生的特殊时刻,并因此获得值得珍视的价值。舒婷在诗歌《赠》中,曾书写“如果你是火,我愿是炭,想这样安慰你,然而我不敢”,描绘出一段朦胧而抽象的“单相思”之情。这首诗写于上世纪70年代末,人们正处于思想尚未解放的时期,那时“爱情”二字还不能够在阳光下书写和歌颂,所以舒婷便使用诗意而隐晦的比喻,淋漓尽致地表达出特殊年代深厚而被压抑的爱意。而在诗歌《结结巴巴》中,诗人伊莎笔下“你们莫莫莫名其妙的节奏,急等突围。我我我的,我的机枪点点点射般的语言,充满快慰。”幽默而充满趣味的语言风格则恰好反映了上世纪90年代反对隐晦、雕饰而呼唤真实的思潮。“任何一部经典的作品都不是凭空而来的。”任何文学思潮、文学现象和经典作品的出现都和当时社会的变革、哲学思潮等密切相关,只有了解这部作品背后的时代背景,才能够感觉、体会到作品沉甸甸的厚度与丰富多样的情感。

  通过阐释建构文学背后的意义

  经典在不同的时代面对不同的读者呈现出完全不同的价值,这也是所谓文学永恒性的来源。周志强认为,在很多作品中,作者所设置的主题往往没有魅力,甚至有“格言化”的可能性,这就需要读者通过“阐释”来重建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以当代小说《蜗居》为例,作者六六想要通过主人公海藻抛弃前男友小贝而爱上市委书记秘书宋思明这一主线故事告诉读者“人不能受欲望支配,应该安守自己的生活”。然而,通过读者后期的解读与阐释,这部小说的主题却被建构出更深层次的意味。

  小说中有一个细节,宋思明和海藻最开始在小别墅中幽会时,海藻面对宋思明的求爱总是抱着推脱和拒绝的态度,而在海藻接受了宋思明借她的6万块钱后,她便主动示爱,张开双手接受了宋思明的感情。为什么?因为只有当海藻“爱”宋思明的时候,她才能大胆地跟自己说“我跟他不是买卖关系”。海藻为了从所谓“买卖关系”中逃脱,学着去爱宋思明,而宋思明也在逃离自己所处的“买卖关系”,渴望寻回自己因金钱与贪腐被扭曲的中年价值,因此需要有一个美丽纯真、不被世俗污染的姑娘来填补自己内心的空虚。在读者的解读中,《蜗居》这个小说的背后,隐含的其实不是两人情感或欲望的主题,而是揭示了金钱与权力造成的社会关系的扭曲,以及社会差距在人们心里和性格上留下的难以磨灭的烙印。

  “经典不会自动呈现,经典是在阅读、阐释和评价中建构起来的。”用周志强的话说,文学的永恒性不是指意义、价值的永恒,而是指它具有意义、价值的永恒再生性,可以不断地延伸价值,不断地被创造、被发现。阅读经典正是这样,不仅要深入理解文学叙事中的深意和艺术趣味,更要发挥批评的想象力,去拯救和发掘作品中富有现实性和历史性的内涵,并将其中看似对现实的反映,用批判的角度去审读。

  读书不应该只读“正能量”

  “文学不只远方,还是我们生活的苟且本身。不理解自己的社会和时代,就无法理解文学以及自己的人生。”周志强认为,阅读文学不能总遥望“远方的美好”,还要低头关注自己眼前的生活,关注生活当中真实的、真正能够感受到的压力和困境。人们往往认为文学是上升的,提供“正能量”的,但阅读文学不应当完全消灭“负能量”。心理学认为“负能量”是一种预防机制,帮助人们审慎地思考,谨慎地判断。社会也是这样,一个社会当中有批判的声音、批评的声音,有揭露者、剖析者,他们也正是这个社会的预防机制,能够帮助人们完整地、真实地认识这个时代。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说“我要向全人类的苦难下跪”。对苦难有着深切而准确的理解是许多文学经典共同的价值,通过文学经典去接触社会的苦难与困境,才能够更加理解社会发展的脉络,才能够锻炼一个人对世界敏感的触觉。

  读书不只是获得知识,读书是开放人的感觉,濡染人的心灵。周志强发现,许多孩子在课下很喜爱阅读,但在语文课上却抵触阅读。这是为什么?他认为,现在的读书太过强调功利性。许多人读书是智慧型阅读,为了获知而阅读,而正确的阅读应该是情商化阅读,鼓励孩子凭借兴趣去选择阅读的题材和内容,鼓励孩子自己主动去体会文字中的意义而不再只是死记硬背。当孩子在喜爱的书籍中逐渐有能力体会到别人的情感,有能力理解文字背后蕴藏的意趣,他便会主动选择阅读,爱上阅读。

  晶报记者 刘红豆/文、图


责任编辑:陈昕辞